官宣造车70多天后,小米汽车新动向来了

2024-05-19 14:35

1. 官宣造车70多天后,小米汽车新动向来了

近几天,小米公司官网已经开始陆续地冒出关于自动驾驶的招聘职位。不仅小米公司不仅大量招聘,还在每个招聘岗位前,标注了一个“急”字。小米造车,似乎整装待发。
  
 自 3 月 30 日,小米官宣造车后,就正式以跨界的身份正式进入造车业了。
  
 小米自宣布造车以来,关于该项目最终落地何处一直饱受外界猜测。此前,雷军母校所在地武汉就曾官方喊话,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
  
 但是根据小米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其相关工作地点均是北京海淀区,由此推断,小米 汽车 项目可能最终落地北京。
  
 自小米官宣造车消息后,很多企业被传出要与小米合作,比如长城、北汽等。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更是直言,比亚迪不仅会支持,也愿意和小米进行合作,并正在洽谈一些项目。
  
 手握 1080 亿现金,10 年再投资 100 亿美金,小米手里拥有着所有造车新势力甚至传统主机厂所羡慕的雄厚资金。
  
 关于小米造车,申港证券认为,智能 汽车 已经成为万物互联中的核心赛道,我们看好小米的软硬件能力和资源储备。
  
 战略上, 汽车 行业正处在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期,有望成为重要性不亚于手机、电视的交互终端,是小米从战略上必须投入的方向。
  
 能力上,小米在产品设计、交互体验、软硬件制造等能力上优势显著,同时具备软硬件能力是造车的必备条件。
  
 资源上,小米 健康 的现金流为造车项目提供了客观条件,足以支撑造车的巨额投入。

官宣造车70多天后,小米汽车新动向来了

2. 雷军称小米造车是被逼出来的,不干就落伍了!造车为何成了新趋势?

很明显,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系统与手机行业的制造技术有密切的关联。且随着政策的扶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也具有诸多的潜力。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最大的不同就是摒弃了燃油操作的相关系统,而更大限度的在车上安装众多的电子设备甚至智能系统。雷军的小米生态链则可以完美链接了这一需求。若是能通过汽车这一重要的生产品带动生态链的发展就能更好的促进小米品牌的推广和发展。
汽车的智能化会成为未来手机行业业务扩展的新方向。
在现在的汽车制造领域里面,电动汽车会变得更加智能和易于掌控化,已经被确认为是未来的全新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里面的许多智能屏幕可能会延伸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和。而这里面的业务消费升级以及如链接广告等其他新的扩展方式,将更加容易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对于电动汽车而言不仅是发展机会,更是给了其他厂商一个全新的业务方向。
两者之间的业务制造具有极大的关联重合性。
在个人与其他朋友的探讨当中,曾对于电动汽车有个极为有趣的比喻。将手机装上轮子就是现有电动汽车的雏形。从这就可以看得出,电动汽车与手机制造行业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壁垒和技术差距。这也是下一个年月里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以及物联网的扩大化影响。
汽车的未来需求完美契合小米生态链的发展。
作为对小米有所关注的个人投资者,小米生态链的发展不仅对各领域行业产生了一定的颠覆和改变,未来也想更加扩大其涵盖范围和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电动汽车的出现也是极为必要的战略一步,其完美契合了小米生态链的发展方向,也是小米公司不得不进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为何各大平台纷纷进入造车行业?

近年来,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各大高科技制造业制造业都纷纷加入了造车的行列,其中苹果公司在宣布造车后,国内百度,华为,格力,恒大,也包括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也纷纷宣布造车,也如实的利用本身的科技能力与各大汽车行业合作制造出了高科技智能汽车品类。如今,小米也宣布正式投资造车,那么他们都为什么要造汽车呢?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内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创造真正属于中国科技的汽车梦想,他们希望中国的汽车行业也立足于世,科技立足于世的梦想,这也是全中国人的希望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事业,尤其是新能源和现代化智能汽车,这件事也是我国科技飞速进步的最强力代表。如今在我国各项汽车制造技术成熟,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达程度,这些潜在技术将来都会被运用到汽车制造当中,如果不运用的话,也是很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根据以上的总结原因,从各个角度来讲,他们不造车,谁来造车,难道还要等着国外的汽车的进口,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继续崛起吗。
另外,目前从世界竞争的僵硬局势来讲,发达国家对我们先进科技的打压,我们国内的企业家都一致认为:你在这里卡我,我就在其他领域突破。就拿最先被打压的华为来说,华为一直不断的努力勇往直前,前不久就与比亚迪联手发布了,迅速的研发出了搭载华为5g技术的量产车“汉”正式上线。目前汽车发展的两个大方向就是智能化和网联化,智能化以芯片为基础,网联化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华为凭借领先的芯片与5g技术,完全可以成为智能汽车的中枢神经。此外,百度也联手吉利汽车共同研发智能汽车,百度将提供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等技术,看着强强联手的架势,势必打造出水平领先的智能汽车,在各企业不断加码智能汽车的动作中,可以看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是大趋势。
这些突破性决定虽然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如今,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在长期研发投入下,实力也是全球领先。这也让世界宣布智能汽车不只有特斯拉,中国汽车的制造水平同样强大。

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为何各大平台纷纷进入造车行业?

4. 小米官宣进入造车行业,雷军有何竞争优势?

小米官宣进入造车行业,可以说小米公司在造车这方面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说他们特有的品牌效应,你提到小米之后,第一时间就会觉得这是个性价比相当不错的品牌,那这就是个品牌效应了。
很多互联网大厂纷纷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就是因为汽车制造领域本身具备了足够高的投资热度或者是投资风口,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还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因为无论是谷歌华为,小米还是国外的苹果一些,其他的公司之所以会投资,都是因为觉得他可能会赚钱,并且可能性很大,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投资一定会赚钱,所以这种投资就必然是存在风险的,只不过他们都能够客观的估计自己做这个东西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
小米公司造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因为他们本身的品牌效应非常不错,提到这个品牌大家第一时间是觉得这个品牌的性价比很高,所以这就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经营策略吧,因为他们从公司建立之初就是这么确定的,所以说公众对这个品牌的印象也是固有的,这个就具备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你要是提到某些其他品牌没有这个印象,那还有句突出的地方呢,这就是经营的差异点,就容易制造出一个营销的点或者是增长的点。
小米公司造车本身的的劣势也是有的,因为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这就是最大的劣势,虽然说他们现在搞的是智能化汽车的方向,但是智能化汽车并不代表并不需要传统汽车的技术支持,因为传统的汽车是需要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的,比如发动机,传动轴,变速箱,刹车,还有车的壳子之类的早期智能化汽车也避免不了这些东西啊,人家原来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10来年的公司,都不敢说自己造的车子就一定会没有瑕疵,没有问题,这样一个新进入的公司肯定也存在这方面的难题。
这样也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关乎到未来小米公司战略决策的方向的,因为这个决策如果成功了,也就是说它成功在现在的汽车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那就证明小米公司本身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都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了,就正常发展下去就好了,但是这个涉及到上百亿资金的大的投资项目,如果说真的出现什么风波的话,那对于整个集团的资金发展乃至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5. 小米造车,雷军面临四大挑战

  前一篇文章为读者分享了有关雷军如何打造小米 汽车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小米 汽车 面临的四大挑战,个人思考,期望能抛砖引玉。 
     挑战一,需要提高羸弱的品牌力。  
    小米手机做了超过了十年,赢得了“性价比”的标签,但同时也被戴上了“中低端”的帽子。尽管雷军屡次想把小米品牌高端化,推出双品牌战略,“红米”往下走主打性价比,“小米”往上走做高端,但是在高端手机市场始终没有打开局面,这也是雷军的心结。 
    这与小米手机在发展前期极力推广的“性价比打造爆款”的小米模式息息相关,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标签一旦被打上,就很难在用户心中改变,需要在售价、品牌、市场、渠道、广告、推广等方面全面调整。 
    依靠当前小米的品牌力去打造 汽车 没有太多优势可言,特别是小米 汽车 直接进入A级和B级的中低端市场,体量虽大,但长期被合资品牌占据,已是红海。 
    要想在竞争激烈和成熟的细分市场中立足,仅仅依靠“性价比”是不够的,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家用 汽车 ,用户对品牌认知度十分敏感,不仅合资企业深耕多年,自主车企也已经杀得头破血流。 
        挑战二,需要重新打造供应链。  
    雷军在2011年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写下了两个挑战:一是资金门槛,二是供应商关系。如今造车的资金门槛已经解决,但是对于供应链, 汽车 人参考认为依然是很大的挑战。 
     汽车 的供应链远比手机复杂,研发、质量、量产的要求远远超过手机,把管理手机供应商的方式照搬在 汽车 上肯定不行。 
    越是顶级的公司,和新品牌合作越是慎重,作为一家新公司,小米 汽车 大概率也会遇到核心供应商拒供的窘境。 
    此外,小米 汽车 还必须要理清零部件优先级,电动化的三电电池、电驱、电控,是否自己做,电芯产能如何保证;智能化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谁来开发,特别是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是车企和供应商的必争之地,没有长时间积累很难做起来。但如果外包,和华为或百度合作,核心的东西也就没了。  
        挑战三,缺乏车规级的经验。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一边试错、一边完善产品,但这与 汽车 的开发完全不同。 
     汽车 产品,特别是与安全有关的硬件、软件是不能试错的,手机一旦出错,重启是最好的方法;但 汽车 一旦出错,直接与用户安全底线息息相关。 汽车 上市之前必须经过大量路试,在这一点上小米是是没有经验的。 
    从车规级过渡消费级很容易,但反过来,从要求低的到要求高更难。代工也好,采购也罢,小米必须紧密依靠其合作伙伴的支持。 
        挑战四,商业模式有待验证。  
    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是硬件不赚钱,等量起来通过降成本赚钱,但 汽车 的出货量远远低于手机,使用周期远高于手机,这个模式在 汽车 行不行得通需要探讨。 
    软件的盈利,手机靠的是服务费、应用商店提升和广告等费用,取决于用户长时间的使用。但是 汽车 ,使用时长和频次远低于手机,除非用户在 汽车 中可以完全摒弃手机,否则现有的车载软件,会制约小米生态的发展。 
    而依靠自动驾驶套件进行盈利,目前还难以判定。 
     汽车 人参考一直在思考,苹果宣布做 汽车 已经这么多年,无论技术实力、资金、准备时间都比包括小米在内的新玩家强,为什么迟迟不官宣和发布?从手机到 汽车 ,本身就不易。 

小米造车,雷军面临四大挑战

6. 聚焦|小米开启造车时代?

  从跃跃欲试到适时进入 
   从资本层面来说,小米很早就表现对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兴趣,投资地图厂商凯立德;雷军的顺为资本,是蔚来 汽车 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小米与顺为资本同时还投资了小鹏企业。
           2019年,小米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曾与奔驰进行合作,打造AI智能化用车体验。
   从投资造车新势力,到完全进入 汽车 制造领域,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但资本市场的风向却在去年作出了极大的转变。蔚来 汽车 走出黑暗时刻,短短5个月股价翻十倍以上。进入2020年以后,特斯拉的市值更是增加了5000多亿美元,已是九大 汽车 制造商的市值之和。与此同时,车企的融资额度也创 历史 新高。
      苹果造车的消息频繁刷新,吉利宣布与富士康合作,同时,也公开与百度联合造车的消息,富士康也与拜腾进行了合作。“上汽+阿里”打造的智己 汽车 在2021年1月发布。此外,滴滴出行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首款定制共享智能网约车D1正式投产并交付,华为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 汽车 新品牌。
   2020年一整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对于新能源 汽车 利好的政策。去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年底,并提前明确2021年、2022年新能源 汽车 购置补贴退坡幅度。
   小米或许等来了想要的风口。
   小鹏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据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数家 科技 企业可能会成为不同模式的造车新势力。”
   “小米造车消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这两年随着造车新势力成功落地,雷军或认为到了适时投入的机会。互联网大厂都在与传统车企合作,小米如果错过,未来就没有自己的位置。
   “归根到底还在于小米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造车路径,我相信他还是要跟传统车企合作,要么收购,要么以联营的形式来推出。”王鹏补充道。
   
   随着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的饱和,手机相关企业纷纷寻找第三增长曲线。而一片蓝海的新能源 汽车 ,是智能手机厂商顺水推舟的领域。
   据BNEF数据,2020年新能源 汽车 在全球乘用车销量的占比预计为3%,而2030年该数字将达到28%,2040年进一步提升至58%,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平安证券研报也指出, 汽车 产业处于电动智能转型关键拐点期,车企军备赛从硬实力走向软实力比拼。粮草储备的充分程度及速度将是车企在重要窗口期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之一。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共新增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6.8万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85%。
     这一观点获得了产经分析师张书乐的认同:“小米造车本质上也是一个生态链,即小米智能出行生态,未来也可以和智能家居生态形成配套。唯有生态,才能让小米真正成为互联网 科技 巨头。”
    不过,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从行业特性来看,从前端的系统集成,包括零部件集成到组装,到成品测试,到后续的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是整车资制造领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蔚来就曾经经历过生死考验,如果想自己动手,小米需要做足历经艰辛的准备。 
   丁少将比较乐观:“ 汽车 制造的标准化已经有相当的程度,从终端到系统、服务更是逐步涌现通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这让造车相对从前的难度有所下降。”而 汽车 平台化以来,缩短研发周期、增加零件复用率、降低制造复杂度等进程都在继续。
    他认为,从以往小米的供应链能力构建和小米背后的资本实力而言,仅说造车,对小米未必是太大的困难。但两个方面仍要重点考量,其一,自主技术能力,这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其二,品牌、渠道能力,迅速被市场认知和接受并不是轻松的事情。“另外,即便有资金支持,但也不可能不计回报,造车对于目前的小米而言,仍然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 

7. 雷军造车,押上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造车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昨天,也就是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进入第二天,结果相比第一天更震撼,小米直接宣布造车,雷军更表示,“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
  
 作为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的雷军,还是著名的连续创业者,而这次进入的电动车领域,相对以往的 科技 领域来说,则有些不同,已经进入消费品中单价最高的领域区间。这不禁让人想到,这次他能再次成功吗?
       
 那么,从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到哪些公司和行业的变化呢?这里维度很多,我们不妨一起研究下。
  
 首先, 科技 公司正涉及到普通用户的衣食住行,现在除了房子本身, 科技 公司似乎都已经涉及到了。
     
 按小米的说法,做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既包括智能家居,也包括智能出行,覆盖范围广泛。这其中很重要一点,是 科技 公司的产品更容易赢得用户的信任,当一个用户认可小米的手机时候,对于小米 汽车 的好感也已经初步建立。而信任也是 科技 公司一步步争取来了,并非忽悠来的,营销来的,这是最关键的。
  
 其次, 汽车 已经成为 科技 公司的新赛道。
  
 这里可以看到,包括高通、英伟达、苹果、索尼等 科技 巨头都在 汽车 市场快速积累和发展,现在已经没人怀疑苹果要出iCar的问题,只是时间点还有待明确。
     
 而在手机领域,小米第四季度已经达到全球前三,超过第四名不少,未来将是与三星、苹果在前三以内的竞争,想压倒两家短期不太可能,继续提升高端机成为新的方向。
  
 在手机市场已到天花板,用户对新能源 汽车 出行需求爆发增长的当下,小米做 汽车 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方向。
  
 第三,电动车将见证国产新品牌的崛起。
  
 实际上,中国制造品牌抓住了一波波机遇,从VCD,到功能机,到智能机,到笔记本,到液晶电视,现在则是电动车。
     
 同时,中国在电动车产业链上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强,更多部件在本土采购,这对小米造车来说是一个很理想的环境,就是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甚至后期的爆发式增长的。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多个新能源 汽车 生产研发集中区域,从人才到配套都十分丰富。
  
 第四,小米将从何处切入。
  
 我们看到,国内电动车市场有些特点很奇怪,就是呈现纺锤形,头部的蔚来、特斯拉热度不低,3万多的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也极高,但中端市场表现差,10万元电动车成了不上不下的产品。
     
 从中可以看到,10万元级别的 汽车 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之所以目前发展缓慢,还是因为电动 汽车 成本很高,10万元车厂商应该没什么太大利润。评价君就听销售吐槽,卖一台10万元电动车提成200元,可能卖一台5000元手机提成也是这些吧,这不免让人觉得尴尬。
     
 目前,这个领域的新品是广汽的AION Y,以及比亚迪的元Pro,两者刚刚发布,都没上榜。
     
 此外,在媒体的一些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大众对于小米在5-10万元市场取得突破还是很期待的。
  
 估计小米 汽车 的第一款发布,也会在12-18个月以后了。但以小米的现在的实力,小米过往在手机、电视领域弯道超车的经验看,评价君觉得小米应该还是会给大家带来惊喜的。
        
 我们看到,在宣布进入 汽车 市场后,雷军发表了很多感慨,也展示了小米1080亿的现金,这些都是十分罕见的。原因无他, 汽车 市场的资金需求,技术需求,市场运营能力,对企业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苹果、华为尚未推出整车产品,小米从决定“全资造车”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了。
  
 “ 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5到10年的准备,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面对征程。 ”显然,这是一条路阻且长的道路,让我们见证小米的努力吧。

雷军造车,押上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造车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8. 小米确定造车,将进军汽车市场,雷军亲自带队?

@国纳环境酱认为,以小米雷总以往的风格,小米造车的可能性存在,而且很大。至于有网友疑惑小米将会制造新能源 汽车 还是燃油车,这个其实很明显,小米如果造车那一定是进军新能源车。为啥?很明显,新能源车正是风口,而小米一贯喜欢追逐风口。
     
 我们知道,小米以打造小米生态为核心,进军了很多行业,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
  
 1、手机行业:十年前国内手机市场基本被苹果、三星、HTC等垄断,国内手机以山寨居多,价格低但是质量确实也不敢恭维,自从小米进入后,主打配置全性价比高从而赢得了一部分忠实的米粉。
     
 2、移动电源:移动电源本是以边缘化产品,一般移动电源质量参差不齐而老牌移动电源虽质量可靠但欠缺营销,小米进入后以性价比为策略迅速占领市场起到了标杆性作用,笔者三年前购买的移动电源就出自小米至今好用。
     
 3、智能穿戴:说到智能穿戴大家第一想到的可能是苹果的Watch,虽然精致典雅,但动辄好几千元的价格挡住了很多人体验的想法,小米进入后直接将价格定位为千元以内,再次让大众以白菜价体验高 科技 智能穿戴产品。
        
 5、小米家电: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都有涉及,特点都是价格较低,这些产品笔者接触不多,但据网友反馈小米的智能电视还是不错的,可与小米生态互联,从而为用户带来很多增值服务。
        
 7、其它产品:智能音箱、智能门锁、路由器、显示器、数据线、插线板等等,小米也有涉及,这与小米想要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是相吻合的。
     
 我们知道,新能源 汽车 这个行业虽处于风口但已进入红海竞争必然惨烈,国外有特斯拉、苹果和法拉第,国内有蔚蓝、小鹏、恒大和比亚迪等等。而且我们也要看到燃油车的德系三巨头(大众、宝马和奔驰)和日系三杰(丰田、本田和日产)也是潜在的非常厉害的对手,他们有着完备的供应链和多年技术积淀,对新能源 汽车 也是虎视眈眈,有的早已深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小米进入 汽车 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基因优势:强大的市场整合力、较高的性价比和雷军的个人魅力。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或许是好事,因为小米总能想到办法造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